您的位置: > 案例展示 > 患者案例

厦门优眠案例|错把抑郁当叛逆,我差点给儿子办休学!

发布时间:2024-07-16

引言

儿子小杰,一个曾经活泼开朗的少年,突然间变得沉默寡言,学习成绩下滑,甚至开始逃课。我本能地以为这是青春期的叛逆,于是,我严厉管教,希望通过规矩和惩罚让他重回正轨,却未曾料到,这一切竟是误解的开始。

案例

为了确保患者隐私安全,案例背景做了修改

小杰的房间门常常紧闭,他不再参与家庭活动,对热爱的事物失去了兴趣。在我看来,这只是他对学业的逃避和对家长权威的挑战。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他的手臂上有了几道浅浅的划痕,心中的警钟才猛然响起——这远远超出了“叛逆”的范畴。

我开始反思,意识到自己可能误解了儿子的内心世界。带着忐忑和自责,我和小杰爸爸带着小杰来到了厦门优眠。坐在咨询室的那一刻,我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些被我视为“叛逆”的行为,其实是儿子内心深处挣扎的呼救声。他被诊断为患有抑郁症,那扇紧闭的房门背后,藏着的是一个孩子对生活的无力感和深深的孤独。

我几乎无法原谅自己,差点因为无知和偏见,让儿子承受更大的伤害。

微信图片_20240714135902.jpg

治疗方案

在厦门优眠精神科主任的建议下,我们没有选择休学,而是调整了教育方式,更加注重情感的沟通和支持,同时配合专业的心理治疗和必要的药物治疗。并在主任的建议下采用了斯坦福高速神经调控疗法这个物理治疗方式。

在心理、药物与物理治疗的帮助下,小杰的状态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治疗第三天小杰已经会主动和主任沟通交流了。主任也建议我们家长改变教育方式,要更加注重孩子情感的沟通和支持。现在家里的氛围发生了变化,我们学会了倾听和理解,尽力为小杰营造一个充满爱和包容的环境。

在此,我想提醒所有家长,面对孩子的异常行为,多一份耐心,少一点先入为主的判断,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因为有时候,正是这份理解与支持,让孩子能更快的走出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