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小金,这个即将步入初中的六年级学生,本应在童年的尾巴上尽情欢笑,畅享无忧无虑的时光,却因父母作为普通打工族,长期忙于生计,鲜少有时间陪伴在侧,陷入了情感缺失的困境。
患者主诉
为了确保患者隐私安全,案例背景做了修改 久而久之,小金原本开朗的性格逐渐变得内向,一些抑郁症状悄然浮现。课堂上,他不再踊跃发言,眼神时常游离;课间休息时,也总是独自蜷缩在角落,拒绝参与同学们的游戏。 学校老师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察觉到了小金的异样。在多次关切询问后,小金闪烁其词、欲言又止的模样,让老师愈发忧心。出于对学生的负责,老师拨通了小金父母的电话,详细告知了小金在学校的种种表现。 接到电话的那一刻,小金父母犹如被一道晴天霹雳击中,满心懊悔与自责瞬间涌上心头。一直以来,他们以为努力赚钱给孩子提供物质保障便是尽责,却忽略了孩子内心深处对陪伴与关爱的强烈渴望。 心急如焚的父母赶忙带着小金来到我院,找到了经验丰富的韩主任。韩主任耐心地与小金及其父母进行了深入交谈,过程中,小金始终低着头,声音微弱,对很多问题只是简单点头或摇头作答。通过专业的心理评估量表以及细致的观察诊断,小金被确诊为轻微抑郁。病因找到了,接下来便是制定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 韩主任为小金量身定制了一套综合治疗方案。在心理治疗层面,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小金重新审视自我认知,引导他意识到父母虽忙碌,但对他的爱从未缺席,也让小金明白自己并非孤立无援。 与此同时,韩主任还建议小金参加一些放松训练,比如绘画、音乐疗法等,让他通过艺术创作抒发内心压抑的情感。绘画课上,小金起初只是随意涂鸦,慢慢地,画面中开始出现一家三口手牵手的场景,色彩也从灰暗变得明亮起来。 小金的父母也在韩主任的指导下,努力做出改变。他们减少不必要的加班,每天都会抽出专门的时间陪小金聊天、做游戏。晚饭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分享一天中的趣事,欢声笑语重新回荡在这个小家。 治疗后 经过两周紧锣密鼓的综合治疗,小金的变化有目共睹。他重新找回了往日的活力,脸上笑容渐多,主动与父母分享学校里的点滴,还会和同学们一起玩耍。课堂上,他积极回答问题,学习热情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