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案例展示 > 患者案例

当家人记不清昨天的事:不焦虑、不指责,这样相处更温暖。

发布时间:2025-08-31

引言

上周收到一位读者的留言:“妈妈最近总记不清昨天吃了什么,刚说过的事转身就忘,我忍不住说她‘怎么又忘了’,说完又特别后悔。不知道该怎么和她相处,也怕情况越来越糟。” 其实很多家庭遇到类似情况时,都会陷入 “着急又无措” 的困境,既担心家人的状态,又容易在相处中不小心伤害到彼此。


简要概述


为了确保患者隐私安全,案例背景做了修改

要理解家人的 “遗忘”(阿兹海默症),先得明白这种情况背后的原因。随着年龄增长,大脑里负责储存和提取记忆的 “小仓库” 会慢慢出现变化 —— 就像长期不用的抽屉,轨道会生锈、里面的文件会慢慢变得模糊。


有时候是大脑神经之间的 “信号传递” 变慢了,有时候是负责记忆的区域慢慢失去了往日的活力,这些细微的变化积累起来,就会让家人渐渐记不清近期发生的事,甚至会混淆时间和地点。


这不是他们 “不用心记”,也不是 “老糊涂了”,而是身体在时光推移中出现的自然变化,就像头发会变白、眼睛会花一样,需要我们用更包容的心态去接纳。


应对方法


面对家人的记忆变化,比起焦虑和指责,日常的 “温柔干预” 更有意义。首先可以帮家人建立 “规律小习惯”,比如每天固定时间一起散步、看会儿老照片,熟悉的节奏能让他们更有安全感,也能帮大脑保持活跃。


其次,和家人沟通时多 “用细节代替抽象”,比如不说 “你怎么又忘了吃药”,而是说 “我们现在一起吃今天的药,吃完把药盒放在餐桌左边,下次就好找啦”,具体的指引能减少他们的挫败感。


另外,多创造 “共同回忆的小事” 也很重要,比如一起做一道他们以前常做的菜、听老歌时聊聊过去的故事,这些温暖的互动不仅能让家人感受到关爱,也能帮他们留住那些珍贵的记忆片段。


结语



当家人慢慢记不清昨天的事,其实也是在提醒我们,要把相处的每一刻都过得更用心。少一点催促,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指责,多一点陪伴,那些看似平淡的日常,会成为彼此心中最珍贵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