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案例展示 > 患者案例

面对叛逆的青春期孩子,家长别再 “束手无策”:先懂 TA,再引导。

发布时间:2025-09-01

引言


上周陪朋友去咨询时,碰到一位妈妈红着眼眶说:“我家孩子上初二后像变了个人,让他写作业就摔门,问他学校的事就说‘别管’,以前那么黏我,现在连话都不愿多说,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医生听完轻轻点头,说很多家长都在经历类似的困扰,青春期孩子的 “叛逆”,其实藏着他们没说出口的需求。


简要概述


为了确保患者隐私安全,案例背景做了修改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变得 “不听话”,并非故意和家长作对。从身体到心理,他们都在经历巨大的变化:身体里的 “成长信号” 让他们渴望被当作大人看待,可实际能力又没完全跟上,这种 “想独立又怕失控” 的矛盾,会让他们用 “反抗” 掩饰不安;


孩子有了社交圈和自己的想法,觉得家长唠叨是干涉,更愿和朋友倾诉,这让家长觉其在疏远;学业压力、未来迷茫等情绪无处宣泄时,会通过顶嘴、拖延表现。其实孩子的每一次叛逆,都是在传递“需要被理解”的信号。

应对方法


想要化解和青春期孩子的矛盾,关键在于 “先懂 TA,再引导”。首先要学会 “放下家长的架子”,和孩子平等沟通,比如不说 “你必须听我的”,而是说 “妈妈知道你有自己的想法,能和我说说吗?”,给孩子表达的空间;


其次要 “看见孩子的情绪”,当孩子发脾气时,先别急着批评,可以说 “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是因为作业太多吗?”,接纳孩子的情绪,他们才愿意敞开心扉;


最后要 “给孩子试错的机会”,比如让他们自己安排学习时间,即使偶尔拖延,也别急着指责,而是和他们一起分析问题,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承担责任。



结语



青春期不是亲子关系的 “对立面”,而是孩子成长的 “必经路”。当家长放下 “控制” 的想法,多一点耐心和理解,就能慢慢走进孩子的内心,和他们一起平稳度过这段特殊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