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案例展示 > 患者案例

从 “上课发烧” 到 “回家痊愈”:孩子的 “怪状”,藏着你没看见的压力。

发布时间:2025-09-04

引言


“孩子一上学就发烧、肚子痛,回家歇会儿就好,检查却啥问题没有,这到底是怎么了?” 李女士的困惑,戳中了不少家长的痛点。14 岁的小琪连续一周出现这种 “怪状”,直到专业人士点破:“这是孩子用身体不适,在说心里的压力。”


简要概述


为了确保患者隐私安全,案例背景做了修改

原来,上初二的小琪面临激烈的班级竞争,妈妈总念叨 “必须考进前 10 名”,可她最近几次测验都没达标。既怕挨批评,又觉得辜负期待,话到嘴边说不出口,慢慢就出现了 “一上课就不舒服” 的反应。


这种情况并非个例,背后往往有三个核心原因:


一是情绪没处说,压力、委屈不敢表达,只能通过身体 “发声”;


二是潜意识逃避,面对不想做的事(上学、社交等),不自觉用 “不舒服” 当借口躲开;


三是情绪被忽视,长期硬扛负面感受,没及时疏导就转化成了躯体反应。


应对方法


遇到这种情况,指责孩子 “装病” 或盲目求医只会加重问题,找对干预方式才关键。


首先要 “接纳不质疑”。孩子说 “不舒服” 时,别先反问 “是不是装的”,而是温和地问 “是不是遇到难事儿了?我听着”。只有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才愿意敞开心扉。


其次要 “帮孩子找出口”。陪孩子做些轻松的事 —— 散步、画画、拼积木,在闲聊中引导他们说出压力。若是学业问题,别只盯着分数,一起分析 “哪里需要改进”,而非单纯指责。


最后要 “调低期待值”。很多家长用 “优秀”“懂事” 给孩子施压,却忽略了他们的承受力。告诉孩子 “尽力就好,我们永远支持你”,才能帮他们卸下心理包袱。



结语


其实,这种 “怪病” 不是真的身体出问题,而是情绪发出的求救信号。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当频繁出现 “查无原因” 的不适时,别硬扛着。正视内心的感受,及时疏导压力,才能让身心都轻松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