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老师说他上课总走神,回家写作业坐不住,还总说头疼睡不着……” 小柯妈妈带着孩子咨询时,语气满是焦虑。刚上初二的小柯,近半年来状态越来越差,不仅成绩下滑,还总觉得浑身乏力,这正是不少青春期孩子会遇到的 “精力失衡” 问题(神经衰弱)。 简要概述 为了确保患者隐私安全,案例背景做了修改 神经衰弱这类情况的表现往往很典型。像小柯这样,首先是注意力难以集中,上课盯着黑板却 “魂不守舍”,记笔记时频繁走神;其次是睡眠质量差,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早上又起不来,白天昏昏沉沉; 还会伴随莫名的身体不适,比如头疼、胸闷、容易烦躁,一点小事就忍不住发脾气,事后又陷入自责。更明显的是情绪波动大,遇到考试、作业多就格外焦虑,甚至对曾经喜欢的运动、游戏也提不起兴趣。 应对方法 想要改善这种状态,关键要从 “身心同调” 入手。 首先要调整生活节奏,每天固定作息时间,即使周末也不熬夜赖床,睡前一小时远离电子产品,用看书、听轻音乐等方式放松;其次要合理分配学习与休息,每学习 40 分钟就起身活动 10 分钟,做做拉伸、看看远处,避免大脑过度疲劳。 家庭氛围也很重要。父母别总盯着成绩,多和孩子聊聊兴趣爱好,周末一起去户外散步、打球,通过运动释放压力;当孩子表现出烦躁时,别急着批评,耐心倾听他们的困扰,给予理解和鼓励。 此外,还可以引导孩子学习简单的放松方法,比如深呼吸、正念冥想,帮助他们在情绪紧张时快速平复状态。 结语 青春期的 “精力困境” 并不可怕,及时发现并调整,就能帮孩子找回活力。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身心变化,用陪伴和科学的方式,陪他们平稳度过这段成长关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