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案例展示 > 患者案例

从小被骂 “笨嘴拙舌”,她成了不敢社交的大人。

发布时间:2025-09-27

引言


来访者小琳(化名)的社恐,总在人群中突然发作:开会时不敢抬头,被提问就声音发颤,甚至收到同事的聚餐邀请,也会找借口仓皇拒绝。


简要概述


为了确保患者隐私安全,案例背景做了修改

追溯过往,她的记忆里满是***呵斥 —— 小时候说错话会被骂 “笨嘴拙舌”,主动和邻居打招呼没得到回应,回家就会被指责 “不懂事、招人嫌”。


长期的否定像一层枷锁,让她逐渐形成 “我会做错事、别人会讨厌我” 的认知。长大后进入社交场景,童年被呵斥的紧张感会自动重现,大脑本能地启动 “逃避” 模式,以此避免可能出现的负面评价,社恐便这样扎根下来。


应对方法(调整方法)


记录溯源:用本子记下社恐发作的场景、感受及闪过的童年片段(如 “被领导点名发言紧张,想起妈妈骂我‘没用’”),看清恐惧源于童年情绪残留而非当下不足。


微小成功练习:从低难度社交入手(如对店员说 “谢谢”、群里回 “收到”),每完成一次记录 “我做到了”,用正面反馈替代童年否定。


自我对话替换:当出现 “我会搞砸” 的念头,及时反驳:“小时候被呵斥不代表现在会出错,说得不好也没关系”,让内心 “批评家” 变 “支持者”,重建安全感。



结语


改变不会一蹴而就,但每一次对童年记忆的梳理、每一次微小的社交尝试,都是在为自己松绑。那些被呵斥淹没的勇气,终会在自我接纳中慢慢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