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应激创伤和惊恐症这两种心理状况,由于表现存在相似之处,容易被混淆误判。
应激创伤和惊恐症差异
应激创伤多因青少年经历或目睹如自然灾害、暴力袭击、交通事故等严重威胁生命的事件。事发后,他们常反复回忆创伤场景,像地震亲历者会梦到房屋倒塌而惊醒。对相关事物敏感,听到类似声响就紧张恐惧,情绪麻木,对感兴趣活动失去热情,与人交流冷漠 。
惊恐症常无明显诱因,突然发作。青少年会毫无征兆地突感强烈恐惧,身体出现心跳剧增、呼吸急促、头晕、颤抖、手脚麻木等症状。如课堂上,学生可能莫名惊恐发作,影响听讲,发作持续数分钟到半小时,之后症状缓解,但他们会担忧再次发作,干扰日常生活与学习。
不容忽视:二者带来的危害
(一)应激创伤的危害
长期受应激创伤困扰,青少年学业受损,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致成绩下滑。社交中自我封闭,疏远亲友。严重时易发展为PTSD,陷入焦虑、抑郁,甚至出现自杀念头,危及生命安全。
(二)惊恐症的危害
惊恐症频繁发作,致使青少年恐惧日常活动,不敢独自出门、上学,行动受限。在校因怕出丑产生自卑,影响社交。长此以往,易引发广场恐惧症等,降低生活质量,阻碍身心健康发展。
简单有效的方法
应对应激创伤方法
1、倾诉与分享:
鼓励青少年倾诉内心创伤,可与信任的家人、朋友交流,也能找专业心理咨询师。倾诉能释放压抑情绪,获取情感支持,减轻创伤痛苦。像每周固定时间和父母分享创伤情绪变化,父母给予理解安慰。
2、放松训练:
可学习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训练等放松技巧。每天花15 - 20分钟练习,紧张焦虑时,深呼吸,吸气腹部隆起、呼气放松身体;做渐进性肌肉松弛训练,从脚部起依次收紧、放松肌肉群,缓解紧绷感。
惊恐症应对法
1、认知重建:
要帮青少年正确认识惊恐症,明白症状由心理问题引发。发作时,引导他们用积极思维替代恐惧,自我暗示症状会过去。还可通过阅读科普书籍、参加讲座,增强对惊恐症的认知。
2、规律生活
应对惊恐症,青少年要规律作息,保证8 - 10小时睡眠。合理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矿物质食物,少摄入咖啡因、糖分。每周3 - 4次,每次30分钟左右慢跑、跳绳等有氧运动,可改善情绪、增强心理韧性。
结 语
应激创伤由特定事件引发,惊恐症发作毫无预兆。这两种心理问题危害深远,从学业到社交,再到身心健康,都可能被严重破坏,必须早识别、早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