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新闻动态 > 健康科普

高考完孩子突然不爱吃饭,总说 “没胃口”?小心这种心理问题找上门!

发布时间:2025-06-14

前言

高考结束,家长们原以为孩子能卸下重担、享受假期,可部分孩子却出现了令人揪心的状况 —— 神经性厌食症。那些曾为考试废寝忘食的孩子,如今面对美食却频频摇头,甚至对进食产生恐惧。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长期高压状态导致

高考带来的长期高压状态,是诱发进食障碍的重要原因。备考期间,孩子的生活几乎被学习填满,情绪始终处于紧绷状态,神经调节功能也随之紊乱。

当考试结束,压力的骤然消失反而让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难以适应。在这个过程中,部分孩子会通过控制饮食来寻找新的 “掌控感”,仿佛只有严格约束自己的进食行为,才能重新掌握生活的主动权,久而久之,便容易发展为神经性厌食症。


心理层面变化

心理层面的变化同样不可忽视。高考的结果对孩子来说意义重大,成绩公布前后,他们可能会陷入过度的自我审视与焦虑之中。考得不理想的孩子,会将进食视为对 “失败” 的纵容,用节食惩罚自己;而那些取得好成绩的孩子,也可能因对未来的迷茫和社交压力,通过控制体重来缓解内心的不安。

此外,青春期孩子本就敏感的自我认知,在高考这一特殊节点被进一步放大,对外貌的过度关注、对身材的不自信,都可能促使他们以极端方式控制体重,进而引发进食障碍。



家庭环境

从家庭环境来看,部分家长在高考期间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习,却忽略了心理需求,考试结束后也未能及时给予情感支持和正确引导。当孩子内心的困惑、压力无法得到释放,就容易通过身体症状表现出来。比如,用厌食行为无声地表达自己的痛苦与无助,渴望得到关注与帮助。



如何帮助他们?

厦门优眠医院便是值得信赖的选择。踏入医院,柔和的暖色调灯光、温馨舒适的休息区,搭配舒缓的背景音乐,瞬间就能抚平焦虑的情绪。独立的诊疗室布置得像温馨的小家,柔软的沙发、充满生机的绿植,让孩子在毫无压力的环境中倾诉内心困扰。


这里汇聚了经验丰富的精神科医生与心理咨询师,他们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营养干预、心理疏导,到运用先进的物理治疗技术调节神经功能,多维度帮助孩子重建对食物的正确认知,逐步摆脱厌食障碍的束缚。在专业医护团队的陪伴与支持下,许多孩子重拾对美食的热爱,找回了健康阳光的生活状态 。


图片


结 语

高考后的神经性厌食症,并非孩子 “任性” 或 “矫情”,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它不仅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更威胁着心理健康。一旦发现孩子出现食欲骤减、过度关注体重、对进食抗拒等异常表现,家长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