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新闻动态 > 健康科普

青少年也会被创伤后应激障碍盯上?一个真实案例的警示。

发布时间:2025-06-21

前言

14岁的晓峰曾阳光开朗,成绩优异且热爱篮球。父亲突然离世后,他变得情绪低落,对篮球失去兴趣,不再与朋友交往,课堂走神、成绩下滑。还常从噩梦中惊醒,出现幻听,甚至自伤,最终被确诊为创伤后应激障碍。

为何容易得应激创伤

在大众的认知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似乎更多与经历战争、重大灾难的成年人挂钩。然而,青少年群体同样可能被 PTSD 悄然缠上,他们脆弱的心理防线在创伤面前不堪一击。


重大创伤直接冲击

亲人离世、校园霸凌等重大事件是青少年 PTSD 导火索。因心理发育未成熟,缺乏应对经验与韧性,难化解痛苦恐惧,易陷 PTSD。


成长环境与心理特质影响

成长于家庭关系紧张、受忽视虐待等不稳定环境,青少年安全感匮乏、心理脆弱。加之性格敏感内向、习惯压抑情绪,遇创伤难宣泄疏导,增 PTSD 风险。


社会支持系统缺失

创伤后若家人朋友未给予理解支持,青少年独自承受痛苦,心理负担加重。缺情感支撑与引导,难走出创伤阴影,致 PTSD 恶性循环。

如何伸出援手,给予帮助?

专业心理治疗是关键

认知行为疗法可纠正创伤引发的负面思维行为;暴露疗法助其面对创伤记忆、减轻恐惧;眼动脱敏再处理疗法通过双侧刺激缓解痛苦。心理医生会依个体制定个性化方案。


家人陪伴与支持至关重要

家人需耐心倾听、理解关爱,不强迫谈论创伤,在其愿倾诉时给予回应。营造温暖安全的家庭环境,让青少年感受家的庇护,助力心理康复。


鼓励积极的生活方式

鼓励参与体育锻炼,通过分泌内啡肽改善情绪、减轻压力;培养绘画、音乐等兴趣爱好,作为情感宣泄出口;保持规律作息,增强心理韧性。


学校与社会的关怀不可少

学校需关注学生心理,发现异常及时沟通并提供辅导,组织心理健康活动以减少对 PTSD 的误解。社会应加强心理知识普及,增加专业咨询资源,守护青少年健康。


结 语


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不容忽视,它如同隐匿在暗处的 “杀手”,悄然侵蚀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希望社会各界能够给予青少年更多的关注与关爱,让他们在面对创伤时,不再孤立无援,能够尽快走出阴霾,重拾阳光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