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新闻动态 > 健康科普

读懂孤独症儿童的行为,从理解开始。

发布时间:2025-08-18

引言
咨询室的门被轻轻推开时,男孩小安正用额头抵着墙,一下下轻轻碰撞。妈妈红着眼圈说:“他总这样,在家撞门、撞柜子,说过无数次都没用。”


独有的“安心方式”

发现墙面贴着几张汽车贴纸。“小安很喜欢汽车吗?” 男孩没回头,却忽然用手指点了点其中一张。妈妈愣了愣:“他确实最爱汽车,可这和撞墙有什么关系?” 后来我们才发现,小安每次撞墙,都是家里人谈论他听不懂的话题时 —— 墙面的震动和汽车引擎的震动很像,那是他自己找到的 “安心方式”。


孤独症的特别行为

孤独症孩子的特别行为,是他们与世界对话的方式。乐乐总把玩具车排成等距直线,是在表达“需要秩序感”;有男孩见人就摸衣服,是想打招呼却不知如何开口。大人们常说“别这样”,却忘了问“为什么”。就像小安妈妈,曾以为孩子撞墙是调皮,后来才懂,那是他在说“我有点紧张”。


理解首先放下纠正念头

理解要先放下“纠正”,学着当孩子的“翻译官”。孩子反复开关门,或许在感受确定感;只吃一种食物,可能在应对陌生。


邻居家孤独症男孩总数电梯按钮,妈妈陪他一起数,后来男孩会主动提醒“到3楼了”。曾被视为“问题”的行为,成了独特的交流密码。


每个孩子的行为背后都有未说出口的需求。孤独症孩子的世界规则不同,但感受同样真实。弯下腰从他们的角度看,那些奇怪举动,不过是在说“我在这里,想和你说话”。


结 语



当我们用耐心当钥匙,就能打开他们的世界——那里没有“异常”,只有渴望被理解的真诚。愿更多温柔,能接住这些孩子的每一个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