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周末的咨询室里,总能遇到带着困惑的家长。一位妈妈攥着孩子的手,声音里满是焦虑:“明明之前挺活泼的,怎么突然就对什么都提不起劲,连最喜欢的画画都不碰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这样的疑问,如今越来越多出现在咨询中 ——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孩子,慢慢对生活失去了期待,陷入了低落的情绪里?
家长该懂的情绪密码 先看孩子的 “隐形压力”:学业上,作业本红叉、排名数字、“别人家的孩子”,会遮住孩子眼里的光,让他们努力未达期待时自我怀疑,慢慢失去尝试勇气。 家庭氛围也藏情绪密码:父母忙得忽略沟通,或不经意传递 “考不好怎么办” 等焦虑,像小石子堆起压力山,孩子情绪无处宣泄,低落成常态。 社交小挫折是情绪 “拦路虎”:和同学闹矛盾、被排挤、怕交友,对孩子是难题,他们不善处理人际关系,易觉得 “不合群”,进而封闭自己。 更关键的是,孩子自我认知尚在成长,易因他人评价、一次失败否定自己,负面想法累积如蒙心灵灰尘,让他们看不清闪光点,失去生活热情。
结 语 其实,孩子陷入低落情绪从来不是 “突然” 的,而是无数小细节、小压力慢慢堆积的结果。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被接纳,那些积压在心里的情绪才有地方安放,眼里的光,也才会慢慢重新亮起来。